中国名酒——董酒
馆藏董酒
董酒产于贵州遵义,因厂址坐落在北郊董公寺而得名——董酒。
董酒是唯一一种用药材酿制而不被称为药酒,且具有保健功能的白酒,在第二、三、四、五次全国评酒会上四次蝉联国家名酒称号及金质奖。
董酒历史
董酒产于贵州北部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酒文化名城——遵义。这里的酿酒历史十分悠久。
十六世纪后期,贵州小曲酒的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至清康熙初年,仅董公寺到高坪不到十公里的地段,就有酿酒作坊十几家,在董公寺、刘家坝就有五、六家,在这些酿酒作坊中,要数连续几代以酿酒为生的酒坊所酿小曲酒最为出色。而“董”字在《楚辞·涉江》“余将董道而不豫兮”中,其义正也、威也,有正宗、正统、正派、正根、威严、威重之意。“董”字本身的文化内涵与董酒的文化内涵具有传奇般的巧合。
馆藏董酒
风格独特
董酒风格独特,酒液清澈透明,香气幽雅舒适,入口醇和浓郁,饮后甘爽味长。饮后不干、不燥、不烧心、不上头、余味绵绵。细品董酒风格独特之处,更能让人感到饮用董酒是一种高尚的享受。
香味组成
董酒的香味组成成分独特。具有“三高一低”的特点。
“三高”:一是董酒丁酸乙酯高;二是高级醇含量高,其中主要是正丙醇和仲丁醇含量高;三是总酸含量较高,总酸含量主要由乙酸、丁酸、已酸和乳酸四大酸类及其它有机酸组成,总酸量是其它名优白酒的二至三倍。
“一低”是乳酸乙酯含量低。董酒乳酸乙酯含量在其它名优白酒的二分之一以下。这些香味成分的组成独特,对形成董酒独特风格和养生起到关键的作用。
生产工艺
董酒采用优质高梁为原料,以贵州大娄山脉地下泉水为酿造用水,小曲、小窖制取酒醅,大曲、大窖制取香醅,酒醅香醅“串香”而成。工艺简称为“两小,两大,双醅串蒸”。这一独特精湛的酿造工艺造就董酒的典型风格:既有大曲酒的浓郁芳香,又有小曲酒的柔绵、醇和、回甜,还有微微的、淡雅舒适的百草香和爽口的微酸,酒体丰满协调。同时,董酒在制曲过程中加入了纯天然的130多种本草,形成董酒中的很多对人体有益的微量成分,经常适量饮用,达到调整机体协调、平衡的目的。
四次蝉联国家名酒称号
1.1963年,董酒在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上,首次被评为“国家名酒”;
2.1979年,董酒在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再次被评为“国家名酒”;
3.1984年,董酒在第四届全国评酒会上,三度问鼎“国家名酒”;
4.1989年,董酒在最后一届全国评酒会上,第四次夺得“国家名酒”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