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东西方饮酒文化的情趣与差别
东西方饮酒文化在许多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饮酒方式、饮酒礼仪、酒种选择,还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
首先,从酒种选择上看,东西方饮酒时的酒种选择有很大的差异。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酒是白酒,它历史悠久、工艺成熟,至今为止仍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蒸馏酒。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约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国人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然而,西方人则比较随意,席上极少见到餐桌上互相敬酒,也不兴划拳行酒令的助兴之举,真正流行的是度数偏低的色酒,比如红酒、甜酒、啤酒等。西方人讲究吃一道菜换一种酒,什么菜配什么酒。此外饭前要喝开胃酒,餐后还要喝鸡尾酒或威士忌、白兰地一类的蒸馏酒。如此一顿饭吃下来总得喝上五六种酒。这种酒种选择的差异丰富了我们的饮酒体验。
其次,在饮酒礼仪方面,中西方的酒文化也有大差异。中国人饮酒重视的是人,要看和谁喝,要的是饮酒的气氛;西方人饮酒重视的酒,要看喝什么酒,要的是充分享受酒的美味。在中国,饮酒礼仪非常讲究。例如,敬酒时,主人要先向客人敬酒,客人则要回敬主人,这种敬酒方式被称为"敬酒"。在酒桌上,人们通常会按照长幼尊卑的顺序敬酒,表示对长辈和上级的尊重。此外,中国人还注重敬酒的言辞,敬酒时通常会说一些吉利的话,如"祝身体健康"、"祝事业顺利"等。然而,西方人饮酒则比较随意,席上极少见到餐桌上互相敬酒,也不兴划拳行酒令的助兴之举。在酒桌上,西方人通常不会按照长幼尊卑的顺序敬酒,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意愿敬酒。此外,西方人在敬酒时,通常不会说一些吉利的话,而是简单地说一句"Cheers"或者"To the health"。这种饮酒礼仪的差异,不仅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也丰富了我们的饮酒体验。在中国,饮酒礼仪是一种社交活动,是人们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而在西方,饮酒则是一种休闲活动,是人们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
再者,东西方人在酒桌上的不同表现其实与性格有关。西方人豪迈、外向、开朗,酒局是他们自我表现的最佳机会。而中国人则比较注重尊卑长幼传统伦理文化,因此在饮酒过程中把对饮酒人的尊重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酒的艺术魅力无穷无尽,饮酒的乐趣蕴藏其中。酒文化源远流长,在人们日常的交际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生活环境、历史背景、传统习俗、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社会规范等的不同,东西方的酒文化呈现出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民族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