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酒在华夏历史上的出现至今已有七千至一万年左右的时间了,酒从最原始的天然饮料酒到人工发酵蒸馏酒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岁月变迁。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全国各类生产白酒和其他类型的果酒、黄酒的大小作坊近三万二千多 家,其中白酒生产规模较大主要集中在川、贵、陕、豫、皖等地区。酒品,酒 质,各不相同,质量也良莠不齐。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那时正处于抗美援朝阶段,白酒在这个时期甚至是作为国家战略物资的一种储备,因此我国首届酒类评比在一九五二年由中国专卖总公司组织之下开始对全国各地的酒类进行一次综合的评比。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历届评比的白酒类的情况。
第一届评酒会于1952年7月,由中国专卖总公司主办并在北京召开评选出了 “四大中国名酒”。酒样的收集、分析、资料整理、汇总上报直到推荐获奖奖品的条件及名单等事宜,均由原北京实试厂(后改为北京酿酒总厂)研究室承担,由已故全国著名酿酒专家朱梅先生领导。获奖四大中国白酒为:贵州的茅台酒、山西的汾酒、四川的泸州老窑、陕西的西凤酒。
第二届评酒会于1963年10月在北京举行。当届评酒会依然由中国专卖事业 总公司主持,主持专家为周恒刚,评选出了“八大中国名酒”分别是:贵州的茅台酒、四川的五粮液、安徽的古井贡酒、四川的泸州老窖特曲、四川的全兴大曲、陕西的西凤酒、山西的汾酒、贵州的董酒。
第三届评酒会是轻工业部于1979年8月在大连组织召开。获得国家优质食品 金质奖(国家名酒称号)的有“八大中国名酒”分别是: 贵州的茅台酒、山西的汾酒、四川的五粮液、剑南春、安徽的古井贡酒、江苏的洋河大曲、贵州的董 酒、四川的泸州老窖特曲。
第四届评酒会于1984年5月在太原举行。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主持,协调轻工业、商业、农牧渔业部进行的。获得这次国家优质食品金质奖(国家名酒称 号)的有“十三大中国名酒”分别是:贵州茅台酒、山西汾酒、四川五粮液、江 苏洋河大曲酒(大曲浓香)、四川剑南春酒、安徽古井贡酒、贵州董酒、陕西 西凤酒、四川泸州老窖特曲酒、四川全兴大曲酒、江苏双沟大曲酒、武汉特制黄鹤楼酒、四川郎酒。
第五届评酒会于1989年在安徽合肥举办,并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主持。获得国家优质食品金质奖(国家名酒称号)的有“十七大中国名酒”分别是:茅台 酒、汾酒、五粮液、洋河大曲、剑南春、古井贡酒、董酒、西凤酒、泸州老窖 特曲、全兴大曲酒、双沟大曲、特制黄鹤楼酒、郎酒、武陵酒、宝丰酒、宋河 粮液、沱牌曲酒。
我馆对以上这些名酒皆有收藏,而且数量可观,质量上乘。我馆作为一家全国性的酒文化博物馆对酒类收藏追求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稀,人稀我罕。追求卓越是我们办馆的宗旨和目标。酒是文化也是情怀,她涵盖了太多的历史信息和精神内涵,酒也是文化中介体,中国人有句古话“无酒不成席”,相信随着时间的发展和对古老酿酒工艺的不断挖掘与研究,中国名酒会越来越多,品质会越来越好!此时此刻我随性而吟:玉碗琼浆春风醉,湖山翠竹夏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