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制黄鹤楼酒
馆藏特制黄鹤楼酒
特制黄鹤楼酒是酒中翘楚,其前身是被各种荣誉环绕的“汉汾酒”, 1929年“汉汾酒”就在中华国货展览会上获一等奖。2006年元月,黄鹤楼酒获得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授予的“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证书,成为湖北省第一个获得此殊荣的白酒企业,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湖北白酒的旗帜品牌。2011年,黄鹤楼酒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称号。
典故和历史
馆藏特制黄鹤楼酒
典故
武汉由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组成,酿酒历史悠久,早在宋代熙宁年间,汉口镇(古称鄂州)在当地向酒征收的课税,已达五万贯以上。而到了清代,酿酒业更是发达,据《汉口小志》记载,仅在汉口一镇,就有百余酒坊。这些酒坊酿有众多酒品,酒名包括冰桔烧、桂花烧、佛手露、竹叶青、状元红、女贞、百益、煤溜等等,这些品种中,就有作为特制黄鹤楼酒的原型的“汉汾”。据《湖北通志》记载:“近通行者惟汾酒、南酒。汾酒以高梁为质,仿山西制法,用大曲酿之。南酒亦以高梁或大麦为料,其酿则专用小曲。故酒皆清辣,而汾酒味较醇厚,价亦倍昂。小曲。故酒皆清辣,而汾酒味较醇厚,价亦倍昂。”又《武昌府志》载:“夏口人刘某……康熙元年,以高粱为料,作药酿酒,时人亦称汉汾酒”。
特制黄鹤楼酒发展历史
在当时武汉一众酒坊中,总有一些佼佼者,如1915年,罗恒仁酒坊所产高梁酒在北京国货展览会上获三等奖;1929年,德泰源酒坊的“汉汾酒”在工商部中华国货展览会上获一等奖;1933年,康成造酒厂和协康汾酒厂被列为《近代中国实业通志》中的全国名酒厂;在武汉名气最大的又数老天成糟坊。
1952年国家以老天成糟坊等几家优质酒坊为基础,建成了武汉酒厂,沿用传统工艺生产汉汾酒,1962年又在汉汾酒的基础上投产特制汉汾酒,在1984年,因黄鹤楼古迹的重建,特制汉汾酒改为现名--特制黄鹤楼酒。同年在太原举行第四届全国评酒会上,该酒和茅台,五粮液等十三种白酒一起被评为国家名酒,获金质奖章。取得了白酒行业的最高荣誉。
1989年,在合肥举行的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上,特制黄鹤楼酒再次被评为国家名酒,获金质奖章。续写了名酒的辉煌。